炎熱的夏天,那可是熱死人不償命的存在,大家全靠空調“續命”。對于沒有暖氣的南方地區,在冬天,空調還可以給人溫暖。
所以沒有空調,古代人到底是怎么活下來的,
空調是很多家庭常備的產品,那么關于空調的選擇,到底有哪些學問呢?
空調怎樣才夠冷
有些人會發現,家里的空調有時候不是很冷,那可能是下面某一點
1、吊頂不要擋住吸風口
空調的運作模式大概是:
空調吹出冷風→ 冷風與室內空氣混合,熱空氣上升→ 回風口吸入熱空氣,然后進行冷卻→ 出風口繼續吹出冷風(不斷進行循環直到達到設定溫度)
如果回風空間不足,或者出風口有遮擋物,如吊頂,那么回風口很快就能吸入剛剛吹出的冷風,使機體誤以為室內已經降低到足夠的溫度,就不會再送出冷風了。
所以空調的前方和上方要預留足夠的空間,上方距離吊頂至少5cm以上,前方至少45cm以上(什么東西都沒有),一來保證回風的效果,二來方便日后將濾網拆下來清洗。
2、裝在長邊墻為宜
裝空調的時候,很多裝修師傅看哪面墻距離室外機近,排線方便,就會裝在哪里。其實,要裝在長邊墻(中間位置更佳)才能在更短時間內讓空間冷下來,也更省電。
如果裝在短邊,空間很容易半熱半冷,在狹長空間,這一點就更加明顯了。
舉個栗子,假定設定的溫度是27℃,客廳這邊已經達到這個溫度了,但餐廳那邊還是31℃,因為空調感受不到餐廳那邊的熱空氣,就會自動判定室內溫度已到27℃而減緩運行的速度,自然就會讓人覺得不冷。
當然,理論上是這么說,安裝時還要把其他因素考慮進去,比如風會不會對著人吹,所需銅管長度會不會超過免費安裝的長度(一般掛機為3m,柜機是4m)等。
空間不大的,空調費點力還是能夠冷下來,但如果是大空間(特別是長形的)就需要好好考慮下了。
3、室內機與室外機越近越好
室內機與室外機的距離越短,管線中間轉折越少,制冷效果也會更佳。3m內,5m也可以,不要超過10m。
連接室內外機,運送制冷劑的管子用的是銅管,如果銅管被壓折了,也容易造成空調不冷的情況。銅管彎折程度不嚴重的話,可以請專業的公司來維修,實在不能修復,就只能更換了。
4、室外機散熱空間要足夠
除了室內機的上方和前方需要預留一定的空間外,室外機也要留有散熱空間。
是距離墻面50cm以上,因為散熱和通風不良的話,空調運轉時壓縮機的效率就會變低,影響制冷的效果,耗電量也會變大。
5、匹數要選對
空調匹數表示的是制冷量的大小,一般會從層高、房間大小、朝向、樓層這些方面來考慮。
* 如果是西曬或者在頂層的家庭,再加上0.5~1匹。(上圖僅供參考)
家用空調主要有掛機和柜機之分,一般1.5匹及以下的用掛機,2匹以上的用柜機。
關于定頻與變頻
變頻空調在定頻空調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可用于調節壓縮機運轉速度的變頻器,從而使空調的制冷量或者制熱量可變,對溫度控制更加精準,噪音也更小。
所以,變頻空調的價格和維修費用會比定頻的高上一些。
另外,一些商家打著變頻比定頻更省電的噱頭吸引消費者,然而Andy想說其實不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變頻空調在剛開始運作時由于室內溫度并未達到設定的數值,功率運行(這個過程也相當耗電),達到設定值后才會降低運行速度,所以耗電量有一個高值和一個低值;
而定頻的壓縮機在達到設定溫度后會關閉壓縮機,這時的耗電量會比變頻的要低。
只有在設定溫度與室內溫度相差不大,并且使用時間在6小時以上,變頻空調才能達到省電的效果。